4月27日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济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围绕疫情期间市民在心理健康方面应注意什么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调节的问题,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舒回答道,疫情,作为一个应激事件确实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不同人群的心理反应,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群,比如孩子、老人、“一点三区”居民等。适度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有一定保护意义。但是这种情绪变得严重、持久,就会影响生活。
李舒表示,对于“一点三区”居民,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事件,身体会产生一些应激反应,这时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隔离期间的生活可以引导人们寻找安静下来的身心功能。学会既来之,则安之,接受眼前,把以前想做而没有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做起来,比如读书、家务、烹调、运动等。这是应对突如其来事件的良好适应方式。对于老年人,往往担心药物、安全等问题。因此,家人及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有效沟通,保证药物按时供应,使老人放心,并对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对于儿童青少年,在家上网课,容易同家长产生一些矛盾,比如说家长会过多干扰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接纳孩子。对于上网课,孩子需要适应时间,家长要允许他适应。比如长时间网课学习孩子有一些小动作,或者放松行为,这些是被允许的,家长不要过多干扰。亲子间不能只是教条指令,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孩子学习45分钟左右,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休息期间建议用更加积极的方式,比如说互动游戏等,增加亲子间的身体接触。
李舒在发布会现场演示,教给了市民朋友一个实用的自助放松方法,蝴蝶拍。这是一个心理稳定化技术,用双手对自己拍打,就像自己对自己的拥抱和安抚,可以让身心从焦虑疲惫进入“稳定”状态,适用于所有人。

市精卫中心专家参加济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李舒指导市民调节心理